服务热线: 0755-83662488
发布时间:2022-06-20 16:02:58
合并财务报表容易犯的八个错误!2019-04-01
财务报表合并了才能涨工资。真的是个技术活。不管你有多熟练,人们都很容易犯错误。如果你能适当的绕过这8个错误,恭喜你,你的年终奖一定会提升一个位置。
错1:合计当合并
虽然是一字之差,但是再有两个月就要出错了。
合并不是简单的将合并主体的报表相加那么简单。
从字面上看,“总”不能完全等同于“整”。
合并财务报表是在总额的基础上抵销内部业务。
就像左口袋和右口袋一样,左口袋有现金200元,右口袋没有现金。把左口袋的100元现金移到右口袋,还是200元。
但从资产负债表来看,资本运动的总资产,无论是作为经常账户还是投资账户,都是400元。
只有通过合并和抵销处理,才会归还真正的总资产200元。
记住:“总”是“合并”的开始,不是结束。
错2:混淆会计科目与报表项目
有人把抵销分录的合并解释为会计科目的抵销,甚至进行会计调整。
财务报表合并是报表项目之间的数据调整。只能调整报表,不能增加账簿记录。合并分录也是报表项目的抵销。
错3:当期无内部交易则不抵销
财务报表的合并是一项持续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内部交易的抵销。
内部交易,有些会继续影响当期数据,如长期股权投资,是随着母子公司的存在而存在的。
有些会分阶段影响当期数据,比如内部购销业务。前期对外销售全部实现时,对当期数据不会有影响。
此外,未完成的经常账户余额,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交易等。都会影响下一个期间的合并数量。
切记:即使当期没有内部交易,也必须抵销。
错4:合并范围增加时,调整年初数
在不同控制下的合并中,在合并尾号的时候,理所当然的也要合并起始号,这是有逻辑意义的。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三十二条: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或通过其他方式增加的子公司和业务,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不应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错5:跨年连续合并时,只抵销当期期末数和当期发生数
当未抵销以前年度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对资产,负债,利润表项目的影响时,最终合并抵销会不足,进而导致合并财务报表与合并利润表的勾对关系错误。
错6:合并范围减少时,调整年初数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三十三条: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和业务并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不应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错7:合并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不一致
合并资产负债表与合并利润表的对照关系:
“未分配利润”项目期末数-期初数本期利润分配数
=“本年累计在合并利润表中的净利润”
本期利润分配是指提取盈余公积和向外部股东分配股利。
当合并范围缩小时,这里是“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利润分配表可以用来调整对照关系。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之间的对照关系:
首先,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年末余额必须等于资产负债表的年初余额,年末余额必须等于资产负债表的年末余额。
其次,“净利润”第五栏“未分配利润”通常指向的单元格数据必须等于利润表中本年累计净利润。
当合并范围缩小时,称为“净利润归属”
=可比期间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当抵消完成后,就不算成功了。我们必须检查或调整钩稽关系。
合并报表之间的不一致是常见的,不仅在非上市公司,在一些上市公司也是如此。
错8:准备不充分,效率低下
常见的外在表现有:
团队成员分工不明确。
工作底稿设计不合理。
备查账记录不准确,不及时。
辅助信息不完整等。
这将导致低效的报告合并。
解决办法
一套健全,合理,科学的操作程序,包括:
团队的分工与合作
记录详细的备忘录账户。
建立和维护内部交易。
定期对账机制
设计合并报表所需的各种文件格式等等。